金相顯微鏡的改進方式
更新時間:2021-02-05 點擊次數:2672
普遍采用無限遠光學係統
物鏡按照無限遠象距進行設計而不是象常規物鏡那樣按照有限象距進行設計,這種光學係統稱為(wei) 無限遠色差和象差校正的光學係統或簡稱無限遠光學係統。無限遠光學係統的優(you) 點是顯微鏡中的各種光學附件的棱鏡、檢偏振鏡,以及其它附加濾色鏡等都可以放置在物鏡凸緣與(yu) 鏡簡透鏡之間平行光束的空間,由於(yu) 成象光束沒有受到上述光學附件的幹擾,物象的質量不會(hui) 受到損害,從(cong) 而簡化了物鏡設計中色差和象差的校正。此外,在無限遠光學係統中,鏡筒長度係數保持為(wei) 一,無論物鏡與(yu) 目鏡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也不需要一個(ge) 固定的中轉透鏡係統。
同焦麵性設計
在新型顯微鏡中,更換物鏡及目鏡後不須重新調焦,一般隻需略微調節微調旋鈕,就可以使物象準確聚焦。為此,物鏡和目鏡的光學機械尺寸應滿足同焦麵性的要求,即:①所有物鏡的共軛距離(即從試樣表麵到物鏡初次放大實象象麵之間的距離)相等:②所有物鏡初次放大實象到目鏡鏡筒口的距離不變;③所有目鏡的焦麵與物鏡初次放大實象的象麵重合。同焦麵性並不是物鏡或目鏡的一個固有特性,而是在新型顯微鏡的設計中為了便於使用者的操作而采取的一種措施。
對顯微鏡有效放大倍數的再認識
分辨率不僅與物鏡的分辨率有關,而且還與物象的反差有關。此外,照明條件、放大倍數、物鏡質量,以及觀察條件都會影響物象的反差,因而也會影響分辨率。
平場消色差物鏡
平場消色差物鏡則規定高度校正的初次放大平麵象的直徑為28mm,即象場麵積增大了一倍,並使象場彎曲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長工作距離物鏡
物鏡的放大倍數越高,工作距離(即物象聚焦時,物鏡接物透鏡與試樣之間的距離)越短,為了避免物鏡因工作中不慎觸及試樣或受熱而損壞,於是就設計了這種特殊物鏡。
多功能緊湊設計
采用緊湊的台式設計並使用先進的平場消色差物鏡或平場複消色差物鏡以及廣視場目鏡。有的顯微鏡還配有電動控製的物鏡回轉頭,隻需按下按鈕,所需的物鏡就會自動旋入光程,